首页 > 新闻中心 > 行业新闻 >

技术外衣之下 县级融媒体究竟是不是伪创新?

传媒1号2021-01-24打印

2016年,习近平总书记提出「融合发展关键在融为一体、合而为一」的媒体融合发展指导意见,至今已经五年。

回望五年以来的媒体融合进程,可以明显分为两个阶段:

一个是以「中央厨房」模式为主的媒体融合前半程,这一阶段实现了多媒体内容生产。如2017年两会期间,「国策说」工作室在两会开幕日推出「两会即时看」系列数据解读报告;《人民日报》评论部推出《两会侃侃谈》微视频等作品即是运用了最佳的媒体形态来呈现新闻内容。

第二阶段则是以「县级融媒体」为中心的媒体融合后半程。作为打通舆论工作的最后一公里,县级融媒体是一种「跨界」到「重新划界」的转变。在传统广电基础上整合新旧媒体资源以实现媒介效应最大化,县级融媒体承担着集新闻+政务+服务于一体的功能。

然而,在众人的超高期望下,多数县级融媒体并未发挥名副其实的效益,所谓的创新与突破似乎只是在技术外衣掩盖下「照葫芦画瓢」而已。这不得不令人思考,抛却技术这层纱,县级融媒体的出路在哪里?所谓的融媒体莫非只是伪创新?在媒体融合愈渐火热的情形下,对于县级融媒体,我们需要一点冷思考。

「长兴模式」难以复制?

据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宣传思想工作会议上提出「县级融媒体」这一概念已经两年,从刚开始挂牌成立县级融媒体到如今全国大多数省市基本实现县级融媒体中心全覆盖,县级融媒体已从最初的星星之火渐成燎原之势,浙江长兴县级融媒体中心正是其中优秀代表。

浙江长兴传媒集团是全国第一家探索县级媒体融合的集团,在从全媒体采访中心到融媒体中心9年媒体融合探索中,长兴传媒集团将原本脱离于采编播一线的技术部纳入融媒中心,通过高清技改、无线数字化覆盖工程、终端研发等技术化改革,搭建融媒眼智慧系统,形成了「三二一二」格局,即三个电视频道,两个广播频率,一份报纸,两个网站,目前平台用户超80万。

受「长兴模式」的鼓舞与激励,全国各地县纷纷闻讯响动,但如长兴融媒体中心一般规模可观的县级融媒体中心却始终屈指可数。

媒体融合虽是一个界内颇受关注的热点,但真正踏出脚步实践探索的媒体少之又少。十年前,长兴融媒体集团率先举起县级媒体融合的大旗,并在十年的实践中探索出一条适合的道路,这是创新驱动发展的结果。

然而十年后,不少县级媒体中心企图将「长兴模式」套用至所在区域,以此来复制成功,结果自然不甚明朗。这并不是因为长兴模式绝无仅有、不可复制,而是企图将一套标准复制粘贴至真实情况不一的实际生活,这种打着创新之名行墨守成规之举的机械照搬并不能算作创新,自然无法产出实际效果。

技术何以成为融合的代名词?

在目前已知的挂牌成立的县级融媒体中,真正通过整合媒体实现功能与效益一体化的地区屈指可数。笔者看来,并非这些区县不作为,而是大多数县级融媒体对于「融合」的理解停留在引用新技术,技术+技术的层面。

机械的「5G、AR、VR、MR +融媒体」并非媒体融合的正确打开方式。

在19年召开的中国新媒体大会上,5G、AR、VR、MR等新技术成为县级融媒体中心建设与发展的热点词汇。

不可否认,5G技术具备的高容量与高速率等特征,不仅会促使县级融媒体新闻作品数量增长、传播速度提升,而且能为县级融媒体产出多元化的新闻作品赋予能量。例如AR/VR/MR+新闻的沉浸式新闻,抑或是5G+4K的超高清视频播出与传输矩阵。

但现实情况是,目前很多人只是5G技术的早期接受者,对于5G的理解尚停留在简单的理念层面。对县级融媒体而言,在没有长期规划的基础上,匆匆投入5G技术,盲目布局,结果很可能适得其反。虽然目前有很多县级融媒体在引进相关技术之后产出了极大效益,但这些融媒中心或者进行了长时间的探索与积累,或者搭乘上了政策和行业的东风,才有了如今的成果。对大多数匆忙挂牌成立的县级融媒体来说,盲目引入新技术,企图完全依靠技术拉动融合、实现融合,这实在是对融合的谬解。

缺乏网红主播的「直播+县级融媒体」很难带动产业革命。

作为新闻现场呈现的重要方式,直播一直是媒体发展的重要一环。现今,直播不仅活跃在传媒领域,在电商行业更掀起了一番风波。自直播带货成为行业热点,不少县级融媒体就将发展寄托于电商直播这一领域,试图通过直播带货来发掘区域特色与产业。

但事实上,当下发展境况良好的电商直播多是以李佳琦、薇娅等头部主播带起的网红类直播带货,在整个直播带货链条里,头部主播的影响力尤为明显。可对很多基层单位来说,现有的新成立的县级融媒体组织还不具备孵化网红的MCN的能力与基础,因此哪怕进行了直播带货的尝试,但依旧很难达到实际效益,相反还因前期投入巨大反而加重县级融媒体中心的负担,产生负效应。

综上, 笔者不是在批判新技术,更不是批判在县级融媒体中引进新技术。而是希望我们在谈到融合、谈到创新的时候可以多加思考、多加延展,融合不是简单地1+1,技术也不能成为创新的代名词,我们所追求的融合是真正意义上的质的融合,而不是停留在技术拜物教层面的伪创新。

融合之路方向几何?

那么什么才是真正的融合呢?

正如一百多年前洋务运动最终走向破产,只学技术、只学器物的后果早已可见一斑,我们如今在探索的是一个1+1>2、3、···、N的可行的普世方案。

这就不得不让人思考究竟什么融合的本质。其实对于这个命题,习总书记早已给出方向性的指示,即融合的关键在于「融为一体,合而为一」。

从县级融媒体目前的发展来看,第一步要探讨的应该是理念上的融合。

理念是创新与变革的先导,理念的融合对媒体融合起着引领与指导作用。长兴模式在历经九年的媒体融合实践中,从全媒体采访中心到融媒体中心,绝不仅仅只是融媒矩阵的搭建使其获得成功,而是这十年的摸索实际上塑造了他们学会以一种整体性的思维去思考、去判断,因此在随后技术性引进和中央厨房式新闻生产和分发模式的构建中,他们能够从基地实际情况去推算融媒中心的承载力,从而采取合适的发展模式,实现融合效益最大化。

融合从来不是一场单人舞会,在县级融媒体的平台上,不仅要让传统媒体吸收新媒体的经营管理理念、高效传播理念,新媒体平台也应反过来挖掘传统媒体的内容创作理念、专业主义理念等。唯有这样,媒体融合才是合理化、合格化的融合,县级融媒体才能发挥最大化效益。

融合之路,其实是传统广电与新媒体平台双向奔赴之路。

随着抖音、快手等短视频平台的不断发展,短视频的用户市场正不断下沉,从最初的一二线城市到如今的三四线城市并向外辐射扩散,以基层组织为单位的乡镇地区逐渐成为短视频用户市场的中流砥柱。

相较于中长视频与直播等对技术要求较高的传播形式,短视频短小精悍的传播特点与极大的用户市场决定了它无疑是县级融媒体继续发展的极为重要的风口。于县级融媒体而言,如果可以借助短视频这股东风,那么不论是在信息传播、政务服务还是区域产业发展方面都将向前迈出一步新台阶:

信息上,视听化传播形态是继图文传播后的又一重要载体,在观感和互动上,短视频具备传统图文难以比肩的优越;

政务服务上,短视频可以在政策解读、了解舆情、传达政务资讯上发挥重要作用;

产业发展上,短视频可以弥补缺乏头部主播支持的直播带货短板,进一步发掘县级区域产业特色,带动区域经济发展。

于抖音、快手等短视频平台而言,与县级融媒体的深度合作不仅可以扩散其用户市场,实现垂直化纵深传播,而且可以借助县级融媒体的强大资源进行内容上的深耕细作,提高产量、提升质量。

媒体融合的根本目的不是融合,而是转型。

如今正处在媒体融合的下半程,如何打通媒体融合的最后一公里,如何为媒体转型提供一个切实可行的方案是当下每一个传媒人都应该思考的问题。

县级融媒体作为当下大火的媒体融合形式,固然被给予了极高的期望,但热度之下,我们更需要冷静思考县级融媒体的前景与媒体融合的未来。